《童年》读书笔记集锦1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年》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童年》读书笔记1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各有不同,大部分人对童年的回忆是快乐的、幸福的、无忧无虑的。而有一种人的童年却弥漫着悲惨、可怜、暴力与无助,他就是《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
《童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写作者高尔基悲惨的童年生活,高尔基以震撼、沉痛的文笔,把当时的社会,描写的淋漓尽致。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小说主人公阿廖沙,是个孤儿,寄居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吝啬、残暴,两个舅舅自私、粗野,只有外祖母疼爱他,给他讲故事,教他怎样做人。阿廖沙受尽苦难与折磨,11岁时,他祖父赶出家门。
我非常投入的读这本书。我常常把自己当作主人公阿廖沙,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读到“为了能生活下去,阿廖沙只好去捡破烂赚钱”那部分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在散着漫天臭气的垃圾堆里,瘦小的阿廖沙顶着烈日,背着口袋寻找破烂的身影,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在这部小说中,我十分喜欢外祖母。她善良、慈祥,以包容一切,我庆幸阿廖沙有这样一位外祖母,在她的教育、影响下,阿廖沙无论生活条件怎样恶劣,始终都能保持一颗正直、善良、健康的心灵,这颗高尚的心灵使他不断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读完全书,我掩卷沉思,与阿廖沙相比,我的生活无忧无虑,没有烦恼与痛苦,就像生活在蜜罐里,我不仅有爱我的外祖母,还有父母每天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可以穿漂亮的衣服,吃可口的饭菜。阿廖沙的痛苦童年让我觉醒,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生活有多么美好。我应该知足和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
读了《童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的童年都不一样,我们要学会珍惜或承受。只要心中有梦想,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多的痛苦也都会过去。
《童年》读书笔记2前几年看了《童年》,印象颇深,时值几年之后,我再一次重温这本高尔基所著的《童年》,感触更深了。
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高尔基的童年,是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度过的,高尔基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幼小的他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小小的心灵因而受到许多打击。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保护和支持了高尔基。
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丑恶,体会到老百姓身处黑暗而不知的奴性与麻木,以及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难历程。
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没有痛苦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最让我久久难忘的是高尔基从小就善良的内心,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种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高尔基悲惨、令人怜悯的童年故事,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但是却鼓舞着我不停的前进,不断地拼搏和进步!
《童年》读书笔记3《童年》一开头就写了父亲的死状——“在幽暗的小屋里”,父亲穿着白衣裳躺在地板上,母亲跪在那儿,用梳子梳父亲的头发,且她“上身没穿衣裳,下半身围着红裙子”。父亲的死对她的打击是巨大的,连打扮都懒打扮了,甚至“老是自言自语,声音粗重而沙哑,她的灰色眼睛肿得仿佛要融化似的,大滴大滴的泪水往下滚。”她心里的痛苦和难受怕是别人所不能理解的。“声音粗重而沙哑”说明她哭的时间又长又久。“灰色眼睛肿得仿佛要融化似的”表明她内心的悲痛,伤心欲绝。
在这样一个悲伤的、不同于平常的日子里,外祖母给“我”的印象却是可爱的,友善的,亲切的。“她长得圆圆的,头大眼睛也大,松软的鼻子挺可笑,她穿一身黑衣裳,整个人都是柔软的。”长得特别,说起话来又亲切,又快乐,又流利,“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她要好了”,可见外祖母的魅力是多么大。“我”希望她能把“我”带离放着父亲尸体的房子,这间房子里的一切都令“我”不安。
门外站着乡下人和警察,警察在催促着。这时,母亲费劲站起又马上坐下去,仰面倒在地板上,声音可怕地赶“我”出去。而外祖母则在她身边爬着,嘴里念着“圣母保佑……”她们在父亲身旁的地板上忙成一团。父亲“看着”她们忙乱,好像还笑着……忙了很久,一个小男孩出生了,出生在父亲尸体的旁边。父亲刚去世,弟弟就在这间连父亲尸体还未来得及下葬的房子里出生!真不敢相信,一个刚死去,一个刚出生,生与死就这么联系在了一起,弟弟的以后会怎么样呢?
父亲下葬了,是雨天。坑里全是水,里面还有几只青蛙。一切是多么凄凉。看到场面“我”却不想哭,外祖母善解人意并没有逼“我”。外祖母陪“我”回去,“我”问起那几只青蛙,外祖母说上帝会保佑它们。无论是谁,都没有这么亲热,这么频繁地念叨着上帝。可见外祖母是个拥有强大精神力量的人,这股力量会帮她度过许多难熬的时刻。
“我们”要走了,离开这个地方,回母亲的家乡去。
《童年》读书笔记4铁矿石是如何变成钢铁的,大家应该都清楚,但人的意志如何才能变得像钢一样坚硬呢?请您听我分晓。
首先,要有机会,如果铁石没有被铁匠选中,那他即使经过再多的磨炼,也无济于事,那么他的路将千奇百怪,说不定会变成器皿,珠宝,但绝不会变成钢铁,正如小保尔一样,如果他在学校里成为神甫最喜爱的学生;那么他也不会成为一名勇敢的红军,说不定会成为反动派中的一份子。
其次,要能勇敢地接受其它石头的嘲讽,因为这块石头肯定不完美,不漂亮,你也许有着与其它石头不一样的特点,性格,也许你看不惯他们的娇气,胆小,圆滑,他们也看不惯你的坚利,冷静以及执著,所有的异类都会遭到嘲讽,你也一样,但你要勇敢地去面对,不被他们吓倒,就像小保尔,他受尽了屈辱,在学校里,因为观念与神甫不同而被训斥,甚至被赶出学校,在钓鱼时因为你家境贫穷,而遭富贵子弟人的逐赶,但你挺住了,你坚持着自己地信念。
勇气与执著的信念也必不可少,如果你没有勇气,你如何跳入火炉中?如果你没有执著的信念,你又如何在被烈火烧灼的过程而坚持到底?保 ……此处隐藏10572个字……基的妈妈,最后,他们竟然想杀死自己的亲爸爸——高尔基的外祖父……。
读了《童年》我深刻的感受到了高尔基生活的年代的痛苦、压抑。也感觉到了人们的冷酷无情、相互敌对------与他相比,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有着快乐的童年,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的一切。
《童年》读书笔记12从小,我都在幸福和快乐中成长,衣食无忧的生活,时刻蕴育在爱的海洋中。高尔基的《童年》却向我演绎了一段不一样的童年生活。高尔基的《童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其中,小孩子做错一点事都要被打,兄弟之间则不惜以命相搏,姥爷对姥姥很差,连给姥姥泡茶都要数好茶叶再放。
而姥姥则相反,对姥爷很好,把经常把好菜和肉烧给大家吃。文中通过阿廖沙的童年生活,真实地描述了作者苦难的童年。
文中有自私、吝啬和暴虐的“姥爷”,也有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舅舅,也有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乐观正直,胸怀宽广的姥姥,它通过少年阿廖沙的眼睛,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动形象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阿廖沙正是因为像姥姥这些普通人的影响下,形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童年》还告诉我们正义终将压倒邪恶,如同阳光终将穿透乌云,河流终将奔向大海,不要为了一时的悲惨和生活的残酷而放弃,因为最终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还有生活的土壤是肥沃的,它虽然会滋生各种无耻的败类,但最终会培育出卓越的,健康的而且富有创造性的力量。
看完《童年》,妈妈让我写感想,我久久不能落笔,文中的一桩桩,一件件,都给我很大的震撼,里面全是我无法想象的画面,同时我也感到十分的惭愧。自已有如生活在天堂而不自知;总是向父母要求这,要求那的,也不珍惜父母给我创造的学习机会,真太不应该了。我想以后我会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更努力的学习生活下去!
《童年》读书笔记13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之中最美好的回忆,甜蜜的往事足够用一生去回味。可是,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专制制度下,童年,将经历如地狱般的苦难。世界文豪高尔基的童年便是如此,他把这一切都写进了《童年》之中。
三岁丧父,随母亲、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中。这是一个弥漫着小市民习气的家庭,外祖父喜怒无常、吝啬、残暴,经营着一个濒临破产的染坊。两个舅舅自私、贪婪,为争夺家产吵得不可开交。在一片黑暗之中,外祖母就像一盏灯,照亮了阿辽沙幼小的心灵。最终,自私贪婪的外祖父破产了,母亲也去世了。于是,这个不幸的孤儿告别了饱尝善恶的童年,走向苦难的人间。这就是高尔基的童年。
主人公阿辽沙的生活,是一片黑暗。但在这黑暗之中。有好多盏灯,或明或暗,为他照亮前进的路,温暖失意的心。而他的外祖母,仿佛就是一个太阳,她慈祥善良,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给阿辽沙讲故事,讲道理,关爱他,使得他在黑暗环境中,仍有一颗善良、纯洁的心。她的到来,犹如一位天使,唤醒了沉睡的阿辽沙,把他带到光明的地方。是外祖母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阿辽沙,使他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对抗困苦的生活,产生了对正义事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十九世纪沙俄专制制度下,俄国人民正处在如地狱般的社会环境之中,民众身处黑暗却不知道的精神麻木,人与人之间为利益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自私和统治者奢华无度的生活压迫笼罩在整个苏联大地。这就是阿辽沙苦难童年的本源。孤儿“小茨冈”与其说是被两个舅舅的自私害死的,不如说是被这黑暗社会吞噬掉的。同《红楼梦》一样,在黑暗社会下,所有人都是牺牲品,一切都成了悲剧。
但是在《童年》中,我们看到的不光是悲剧和冷酷,还有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与光明的历程。让这些专制下的卑鄙灵魂消失,正是无产阶级努力的方向,直到今天仍在继续……
《童年》读书笔记14本书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在这个小市民家庭里恃强凌弱的事情常有发生。阿廖沙的两个舅母先后被两个舅舅毒打致死,阿廖沙的父亲也常毒打他的母亲,就连年迈的受人尊敬的外祖母也难逃外祖父的打骂。这种残暴的行径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然而,就在这样一种可怕的环境下,也不乏温暖与光明,以年迈的外祖母为代表,她的温柔善良,聪明能干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孤独敏感的内心。另外,正直的老工人,知识分子都给过阿廖沙力量和支持。使是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生活的勇气与信心,使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文中有一处这样描写:大街上那些恶作剧和残暴的行为,却不得不叫人气愤。有时竟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一看见小孩子虐待猫,追赶犹太人的羊,嘲弄喝醉酒的乞丐,我就气得发疯,很好地表现了阿廖沙的正直和善良。
本书的语言生动活泼,场面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例如,在外祖父家打架的场面描写:突然间,两个舅舅都站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外祖父狂吼,像狗一样龇着牙。外祖父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的叫到:“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外祖母痛苦地说:“行了,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个头小,声音却出奇的高,震耳欲聋。
这段文字虽然不长,却把一场激烈的打斗场面描写的极有层次,把两个舅舅的贪婪,不顾亲情;外祖父的暴怒与威严和外祖母的无奈、心痛表现得淋漓尽致,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而且《童年》在艺术上运用了儿童视角和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并主要从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更加生动,充满童趣。例如:他把茶叶放在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另一方面,作者偶尔又以成人的视角点评生活,使笔下的文字含义更清晰,富有思想性与哲理性。例如:透过玻璃窗上的霜花可以看见,染坊的房顶正在燃烧……外祖父、格里戈里、舅舅的叫喊声,大火燃烧的破裂声,和哔哔剥剥的爆炸声震耳欲聋。外祖母的行动令人心惊胆战。她头顶着一只空袋子,身上裹着盖马桶用的被子,冲进烈火之中,不停地叫喊道:“快抢出硫酸盐,笨蛋们!硫酸盐会爆炸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总而言之,《童年》读后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辉,从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童年》读书笔记15《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描写了主人公阿廖莎从三岁到十岁这段时间的生活经历。主人公阿廖莎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堪一首的,童年在他的眼里是种种劣迹。小说通过阿廖莎童年的所见所历,真实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俄罗斯低层市民的生活和情感。
阿廖莎三岁丧父后,由母亲和外婆带到外公家。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
读完《童年》,我的感触很深,主人公阿廖莎的童年真的是个悲剧!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阿廖莎的外婆,因为她对阿廖莎那么好,人又真诚老实、仁爱慈祥、和蔼可亲。我最讨厌阿廖莎的外公,因为不仅他心胸狭窄、凶狠毒辣,而且他还有强烈的报复心。